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佳木斯大学主办的高等医学院校学报,属医药学学术理论刊物,适于医学研究生、本科生及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科研,其主要宗旨在于报道科研学术动态,传播医药学学术信息,促进医药学的发展。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佳木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0104
- 国内刊号:23-142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黑龙江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抗结核药物引起肝脏损伤研究进展
张井凡;卢春凤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 肝脏损伤
摘要:据WHO统计资料显示,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死亡率居传染病之首,我国占25%,是结核病高发国家之一[1,2].估计2000~2020年将约有10亿人感染,3500万人死于结核[3,4].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是一线抗结核药物.随着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其中以肝脏毒性反应为显著.3种药物都具有潜在的肝脏毒性,并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5].以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报道比较多.我国是结核病患病高发区,因抗结核药物应该早期、规则、全程、适量、联合的应用,因此在杀死结核分枝杆菌的同时,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随着抗结核治疗的不断普及,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药物性肝病也随之上升,如何减轻或避免肝脏损害,使抗结核的治疗方案顺利完成,是抗结核治疗的关键.了解和掌握抗结核药物所致肝脏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至关重要,同时,对这类肝损害的防治是一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
友情链接